端午三天連假,因為剛才從屏東回來,所以就沒有特別安排長途旅行
但是三天都待在家好像很無趣,但今年的熱浪又讓人不想踏出冷氣房,
很怕熱又想出去玩的寶妮,一直在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出門,最後結論是逼迫張先生找一個好玩又涼爽又不遠的地方
(只能說女人真的很愛耍無賴,哈哈哈! )
最後張先生決定帶著全家人上山去,剛好適逢拉拉山水蜜桃季,那就是你啦!拉拉山!
拉拉山水蜜桃的產季,一般是在六月底到八月中左右,但因為今年異常的炎熱,所以水蜜桃提早了一點,
想吃新鮮、正港拉拉山水蜜桃的朋友,現在上山正著時喔!
我們早上快七點從桃園出發,到達拉拉山遊客服務中心的時候大約是八點半,天氣微涼正是我們想要的避暑盛地
但從這裡往山上到森林遊樂區還有一段不短的路程,我們在這裡稍作休息後,就繼續驅車向上。
這天因為是端午連假的第二天,所以在我們九點多即將到達管制中心的時候,車陣就不動了!是的,動也不動的停在路上了。
下車徒步往前查看,發現因為山上停車位太少,所以會先在這裡管制進入,
從管制處到山上大約還有2.8公里,我們盤算了一下,排2.8公里到山上,大概都要吃晚餐了,所以當下決定把車停在路邊然後徒步上山。
不過後來我們才發現,因為後面的道路較狹窄,所以把管制哨設在下面,也就是首圖的地方,
而距離我們放棄停車的地方,大約也只有200公尺左右而已。
也就是說,我們其實再忍耐個十來分鐘就可以進入了,白白多走了2.8公里啊!
所以要提醒一下大家:
1. 拉拉山熱門的季節,主要是夏天,例如我們的端午連假以及接下來的七、八月暑假,車流量都較大,所以會採取管制
2. 管制時間不一定,據說端午節前一天是9:30才開始管制,但我們到的端午節當天,大概因為是連假第二天,所以人較多,8:30就開始管制了。(管制情況是要視山上停車位的狀況喔!)
3. 如果你排隊的時候發現旁邊已經是一長排賣水蜜桃的攤販,那麼就忍耐一下,前面不遠處就到管制哨了。可以請家人先下車在路邊攤販買點水蜜桃解解饞。
4. 山上有飲水機,但完全沒有賣食物或飲料,所以如果要吃東西的話,要記得就在這邊的攤販區備足存糧,以免餓肚子。
5. 如果要買水蜜桃禮盒的話,一定要仔細一顆一顆的觀看,而且還要讓老闆在你面前包裝。已經聽過太多例子是禮盒裡的水蜜桃只有上面那層是好的,或是老闆進去包裝,拿回家的水蜜桃根本就不是當初挑的那些。有部份不肖商人真的會打壞良心商人的名聲啊!
才剛一踏上步行的旅程,就看到路邊的蛇皮,看起來應該是被人玩過了,後來我們在路中央又看到兩隻蜈蚣
所以上山一定要小心注意蛇、蜈蚣等,不要被咬傷了。
走路大約50分鐘到達生態教育館,原本以為會展一些東西的,但只有地圖跟少少的幾張照片
不過走了這麼久,正好在這邊歇歇腿,把水壺裝滿再繼續往下走森林步道欣賞神木囉!
如果是開車上山的,停車場也是在這邊,再往下就一律是要徒步囉!
(我們到的那天5-12號神木步道封閉,如果想要看完所有神木的人,出發前可能要再確認一下步道是否已維修完成喔!)
山上雲霧飄渺
森林遊樂區入口
一路上都會有路標指示該完哪個方向前進。
還有現在山林都會有的林火危險度,今天還好,是綠色的。
拉拉山是很多觀光客的風景區,所以整體的步道等都已經規劃的很不錯,一路上路都很好走
這裡海拔高,四週都是樹木,空氣非常的新鮮,又不是陸客團的重點觀光行程,雖然人還是不少,但整體的環境很不錯,很適合全家大小來走走。
六月中,山腳下已經是三十多度的高溫,但拉拉山白天爬山的溫度非常宜人,短袖短褲就可以了,不過建議還是帶件可以塞在包包裡的薄外套囉!
終於看到神木了。
不過寶妮覺得神木看上去很雄偉,但每次拍照都拍不出它實際的壯觀,所以只好讓大家親自走一趟啦!
這棵神木很奇妙,樹幹上攀滿了蕨類的葉子,很有趣。
因為多花了一點時間從管制哨走上山,所以逛幾顆神木就已過中午時間了,我們就沒有好好把神木區逛完(事實上也只剩一半的神木)
下山的時候,因為大家又餓又累,所以就改搭計程車下山。
在管制的日子裡,會有些計程車在裡面輪班,不論是上山或下山都是一趟300元,當然這不是官方許可的,但對遊客來說也是一種方便
若把車停在外面的話,不妨可以看到的時候攔台計程車上山。
午餐是在下山的路邊隨意找一間餐廳用餐,用完餐後我們就繼續下山的路程
開到半路,突然發現有個看起來很奇妙的吊橋,好奇心驅使下,我們就把車停了下來,靠近看看。
下車之後,原本以為就在路邊的吊橋,卻要經過巴陵隧道才能抵達
寶妮對於這個意外的行程,原本的預期只是可以在吊橋上拍拍照,但沒想到,真正神奇的是在巴陵隧道裡啊!
最後一整個愛不釋手的跟張先生搶過了相機瘋狂拍照 (公公婆婆應該覺得我瘋了 XD)
一號隧道口,長度不長,只有68公尺
五點就會關閉囉!所以想來的遊客要早一點到,以免白跑一趟
不過這整個隧道不長,如果只是隨意走走的話,大約十來分鐘就可以走完了
如果跟寶妮一樣一直亂拍照的話,大約也是半個小時就可以了
入口山洞旁的標示石碑
巴陵古道的示意圖,我們今天只從巴陵大橋往巴陵一號、二號隧道前進
原本以為只是黑黑暗暗的隧道,沒想到走進巴陵隧道內,才發現裡面已經變成了藝廊了,
展示了一些藝術家的作品,主題則是以原住民及拉拉山的生活型態為主。
(更多照片請點選圖片可直接連結到相薄喔!)
本來只有寶妮自己拍,但覺得另一張臉空空的有點怪,逼迫張先生陪我一起,加上公公婆婆的(狼狽為奸?)推波助攔,他才勉為其難的陪我拍照
張先生表情明顯的很不甘願啊! XDD
部份藝術品是直接在牆上的。
一號隧道結束後,就會到達我們剛剛的目的地–吊橋
寶妮運氣很好的遇到沒有人的時刻,這張照片拍完之後,人潮就漸漸多了起來,最後整個橋上都是人,完全避不開了。
這個角度看吊橋好壯觀啊!而且橋兩邊的景色也好美。橋上還有假花,拍起照來好像有那麼一點樣子。
這座吊橋及隧道,看起來是較舊的公路路線,後來公路改為新橋行駛,所以舊橋就變成觀光景點啦!
從舊吊橋上拍新吊橋 (是說新吊橋的顏色看起來反而比較舊耶!)
橋下的流水是美麗的碧綠色,好美喔!
橋的另一頭則是二號隧道的入口
有一些巴陵地區的導覽示意圖
仿造農家的棚子
還有一些依據當也名產所做的藝術品,既然是水蜜桃季,那就跟水蜜桃來一張吧!
走出二號隧道之後,迎接我們的是一整排的壁畫,當然也是原住民的生活為主題。
前方有個小小的市集,應該就是巴陵假日廣場囉!
這邊還有一間公廁,連公廁都充滿了濃濃的原住民藝術風情啊!好可愛~
走到這裡我們就沒有繼續往下探索下去囉!沿著原路回到停車的地方,繼續往山下前進。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...